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大武口区院 > 未检工作 > 正文
【检护民生】数字赋能 架起救助“联心桥”
2024-11-06    来源: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    作者:贾半半、杨悦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
2024-11-06

 呵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就是守护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为切实将未成年人救助工作融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蓝小武”未检工作室始终坚持能动履职,充分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成功筛查救助线索,积极联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开展异地救助,让困境未成年人从坐等申请到能动救助,切实打造未成年人救助新格局。

  基本案情

  2023年1月24日凌晨3时许,犯罪嫌疑人小亮因琐事与被害人小晨发生矛盾,小亮三人遂在路边对被害人小晨实施殴打。期间,小亮用折叠刀对小晨进行捅刺。经鉴定,被害人小晨因外伤致右侧气胸伴右肺萎陷达31%,评定为轻伤一级。

  未成年人救助

  小亮最终为他的犯罪行为付出了代价,但严惩犯罪并不是案件的终结,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蓝小武”未检工作室通过运行最高检推广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筛查出被害人小晨可能符合救助条件。通过人工核查了解到小晨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另行组成家庭,作为事实无人抚养孤儿的他只能跟随享受低保的姑姑一起生活,生活极为艰辛。

  异地协作

  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蓝小武”未检工作室积极与模型创建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取得联系,并通过办案系统及时提供申请救助所需的各种材料,最终帮助小晨获得了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的鼎力支持,通过异地协作的方式对小晨开展联合救助。

  今年以来,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蓝小武”未检工作室把“数字检察”作为驱动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新动能和加速器,以“数字赋能”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下一步,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蓝小武”未检工作室将继续以能动履职践行“检护民生”,主动与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构建“数字赋能、精准高效、全面覆盖”的困境儿童救助保障体系,切实传递检察温情。


【编辑】:杨敏娜
【来源】: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